設計思維的力量
打動人心,設計思維不僅僅是形式
1、創新必然會經歷三個空間:靈感、構思、實施。
2、失敗的越多越早,成功就越快來臨。
3、最好采取一種實驗的方式:分享流程,鼓勵共享創意,并使團隊間能夠互相學習。
4、沒有約束,就不可能有設計,而且最佳的設計通常是在極其苛刻的約束條件下設計出來的。
5、一份構思周密的簡報,允許意外收獲的出現、不可預測的發生以及命運的反復無常和變幻莫測,因為這正是創造性的溫床。
6、如果一種文化相信事后尋求寬恕比事前獲得許可要好,會因成功而獎勵人們,但也允許他們失敗,那么一個妨礙新想法形成的主要障礙就被去除了。
變需要為需求,把人放在首位
7、對設計思考者來說,行為從來沒有對錯之分,行為總是有意義的。
8、洞察力是設計思維的關鍵來源之一。
9、從設計到設計思維的演化,實際上是由創造產品演化到分析人與產品間的關系,進而在演化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10、設計思維的任務,是將觀察結果轉化為洞察,再將洞察轉化成能改善人們生活的產品和服務。
11、換位思考是一種心理習慣,能促使我們不再將人看做是實驗用白鼠或標準偏差。
12、幫助人們明確表達那些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潛在需求,正是設計思考者面臨的挑戰。
思維矩陣,讓思維過程變得清晰
13、一種有利于設計思維在組織中擴散的方法,就是讓設計師把客戶變成設計實踐的一部分。
14、在現有方式中進行選擇,匯聚式思維是最實用的方法。
15、在考慮是否支持某種想法時,不應該考慮想法是誰提出的。
16、任何一個有想法的實驗,都應該有機會得到來自企業的支持。
17、必須給創造性團隊時間、空間和預算去犯錯。
18、為了獲得設計思維的力量,個人、團隊和整個組織必須培育樂觀精神。
用手來思考,模型的力量
19、在模型上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投資,只要足以獲得有用的反饋并推動想法前進就足夠了。
20、需要將模型投放到現場,從而觀察它們如何存活下來并適應不同的環境。
21、模型可以將抽象概念變得鮮活,這樣整個組織就可以了解并理解整個抽象概念。
22、模型制作應當包括那些看來粗糙且簡單的研究,而且不僅僅包括實物。
23、制作模型的目的,不是制造一個能工作的模型,而是賦予想法具體的外觀,這樣就可以了解整個想法的長處和弱點,并找到新方向來搭建更詳細、更精密的下一代模型。
回到表面,設計顧客體驗
24、執行就是一切。必須要像對待其他產品那樣,精心打造并精確設計用戶體驗。
25、設計思維不僅可以用于產品和體驗,還可以擴展到創新過程本身。
26、創造體驗文化要求超越一般,設計出為每位顧客量身打造的體驗。
27、要把想法變成體驗,執行時一定要像構思時一樣精心。
28、藍圖既是高度概括的戰略文件,同時也是對重要細節的精細分析。
29、成功的體驗要求消費者積極參與。讓人覺得可信、真實、吸引人的顧客體驗,很可能是由置身于體驗型文化中的員工設計出來的。
30、一種讓人嘗試新事物的方法,就是將新事物建立在熟悉的行為之上。
把你的想法傳播出去,故事的影響力
31、在設計思維——本質上以人為中心來解決問題的方法中,人類講故事的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很多好主意之所以消亡,不是因為市場不接受這些想法,而是提出這些想法的人沒有探查清楚所在組織內部難以捉摸的情況。
33、任何一個好故事的實質,都是用具有說服力的關鍵記敘來說明某個想法是如何滿足某種特定需求的。
34、即使是傳播效果非常好的有效故事講述,也不必耗費巨資。
35、從設計思考者的角度來看,要想讓別人知道某個新想法,這個新想法就必須用令人信服的方式講述一個有意義的故事。
36、當設計思維逐漸走出設計師的工作室,進入公司、服務行業和公共領域中時,他就可以幫助我們應對更大范圍的問題。
設計思維的未來
把設計運用到組織中,授人以魚
37、要讓創新產生大規模的持久影響,就要把創新精神的編碼寫到公司的組織基因中去。
38、設計思維不太可能成為精確的科學,但是它也有可能從一種魔法式的玄妙工具轉變為可以系統運用的管理工具。
39、在經濟衰退期孕育出的想法,也許會在經濟好轉時產生重大影響。
讓設計服務于整個社會
我們必須同舟共濟
40、組織如果能夠更好地了解顧客,就能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41、曾經的創新并不是業績的保證。
42、當體系中的參與者目標一致時,參與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
43、設計是要提供令人滿意的體驗。設計思維則是要創造出一種多極體驗,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
44、設計師不能阻止人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處置買來的商品,但設計師并不能以此為借口而忽視更大的生態系統。
45、企業漸漸地不再將顧客看做是“終端客戶”,而把他們看做雙向過程的參與者。正在興起的,正是一種新型社會契約。
行動起來,到全球去
46、改善那些極需幫助的人們的生活,且是重中之重,且為窮人所做的設計,自始至終都要以成本為核心來考慮問題。
47、在前沿處最可能取得前人沒有取得的成就。
48、設計是為了人而不是為了盈利。
49、有時,需要是創新之母。
50、談到設計思維在學校中的應用,我們的目標必須是創建一種教育體驗,不是扼殺孩子實驗和創造的天性,而是鼓勵和強化這種天性。
變革,從設計開始
51、設計思考者不僅要考慮產品和服務的功能,還要考慮其情感意義。
52、大量的市場數據,并不能替代對真實世界的了解。
53、做出第一個模型所用的時間,是衡量創新文化活力很好的標尺。
54、極端用戶,通常是獲得鼓舞人心洞察的關鍵。
55、面對面交流的時間,培養了團隊成員間的關系,增強了團隊的力量,而且這是一個組織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資源之一。
56、最具吸引力的創新機遇,恰恰存在于部門之間的交集當中。
57、好的設計思考者進行觀察,出色的設計思考者則觀察普通的東西。
58、作為一個整體,我們比任何個體都聰明。
59、有活力的設計思維文化,會鼓勵模型制作——快速、價廉、簡易,并將其作為創造性過程的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證明最終想法有效的方法。
60、與單純依靠文字或數字的做法相比,采用直觀的視覺觀察方式,我們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問題。